認識茶產業作創業準備

近年有些創業者開設咖啡cafe,賣點之一是標榜「公平咖啡」(意思是該咖啡豆由生產開始的產業鏈中沒有剝削行為)。你有沒有想過開「茶室」也可採用同一招?究竟如何透過有機茶及公平貿易,尋找茶產業的可持續商機?

香港公平貿易聯盟董事及創會主席梁佩鳳表示,市場講求自由貿易,但對小農來說,未必真正「自由」,更影響其可持續性:「小農往往沒有議價能力,加上不公平的國際貿易協定和操作,農民有時甚至要以低於成本價出售產品。」她形容,在此情況下,貧窮國家農民的一切努力付諸流水,影響生計,農民或會因而過度使用農藥,破壞環境。

梁佩鳳指出:「公平貿易讓農民得到合理回報,令他們可以在農村安居之餘,也有能力保護環境,照顧農田和產品質素,促進可持續發展。 」此外,公平貿易為農民確立農產品的最低價值下限,同時爭取進口商直接向農民採購。農民可組織公平貿易委員會,凝聚力量,保障自身利益,免被欺壓。

她形容,部分發展中國家如印度、斯里蘭卡和南非等,茶農長期受壓,其工作環境惡劣,幸而當地政府及市民開始關注公平貿易的重要,情況才獲得改善,例如印度大吉嶺地區,農民能自行組織公平貿易委員會,捍衛農產品價格,並成立基金,令農民得到更多教育機會。

青少年日益關注

國際公平貿易組織(Fairtrade International)年報指,2012年全球公平貿易認證產品的銷售額超過480億港元,相信未來將持續上升,而主要銷售產品包括咖啡、糖、可可、香蕉、茶葉等。

至於香港人對公平貿易產品是否熱衷,梁佩鳳引述其聯盟於2012年在香港進行的問卷調查指, 受訪者購買公平貿易產品的習慣,平均是半年(26.5周)一次,平均消費87港元。她坦言,於香港推行公平貿易面對一定挑戰,其一是租金高企,阻礙公平貿易商擴充零售點;另外,進口公平貿易產品或未迎合本地消費者口味,例如進口巧克力太甜。「不過,我們喜見越來越多青少年關注公平貿易的重要性,企業也越來越著重社會責任,期望社會進一步支持公平貿易產品,促進茶葉及其他產品的可持續發展。」

茶葉安全性認證增信心

佳力高試驗中心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樹恆於研討會上,集中探討茶葉產品如何透過有機種植認證及安全性認證推動可持續發展。他表示,有機食品有助保護環境,加強地球資源的可持續性;可是單靠表面,消費者未能全面了解食品是否「有機」,必須透過審核食品生產程序方能確定,「通過認證的產品,可獲發認證標誌,有助建立統一及具認受性標準,促進有機食品的持續發展。」

李樹恆介紹了有機種植認證審核程序及一般審核要求,例如茶園土地轉型期要求,以及其他要求包括茶農只可使用對生態無害及規範的肥料;不可以人類排泄物為肥料;土壤、灌溉水和茶葉產品的重金屬和殘餘農藥不可超出安全標準等。

李樹恆透露,有關茶葉安全性認證,審核以每一批次茶葉產品計算,審核大約三個工作天;至於有機種植認證,首次認證審核需約六至八個工作天。隨後每六個月進行一次監督審核,約需三個工作天。每天收費約6,000至 8,000港元,不包括檢測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