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X:近年職場流行一個詞語,叫「裸辭」,即未有找到新工就決定辭職。最近也聽到不少90後一代將「裸辭」付諸實行。
城市女生K:的確,最近我有幾個朋友剛剛辭職。有些人很高興周遊世界,但也有一些完全迷失了方向。
Dr.X:這個「裸」字對Gen X 一代感覺上有一點魯莽,好像沒有好好準備也沒有計劃周詳的意思,甚至有一種衝動的感覺……年青人又怎樣看裸辭?
城市女生K:感覺上香港地的上一代好像認為「裸辭」很負面,但我們會覺得「裸辭」其實帶著一份勇氣。某程度上如果你有勇氣裸辭,彷佛在說你不只是跟著世界的標準而走,你的工作亦不只為一份薪金而已。我有個朋友高呼「姐就是任性」辭職去歐洲當三個月backpacker!至於我,大學畢業後沒有馬上工作,反而過了美國修讀喜歡的課程,自我定義履歷為人生經歷。
Dr.X:Gen X精打細算,每一個決定都要計ROI,「裸辭」會否也帶著一絲的羅曼蒂克?加上現在經濟不太好,辭職的機會成本似乎比以往更高。在勇氣的背後,你們會否也有一絲的擔心?
城市女生K:當然有,我們也要吃飯和維持生計!不過我們的缺點有時可成為優勢:我們都供不起樓,所以就算冇人工一段時間都「唔洗死」!我也記得美國作家Harry Grey曾說 :No one ever achieved greatness by playing it safe —能夠改變世界的人往往勇於冒險,以及承擔背後的風險。與其抱怨現任工作,為何不放下一切往世界闖蕩,發掘世界、發掘自己?
Dr.X:勇氣是年青人最大的最大的資產!不過最近有幾個年輕人問我,不知如何在CV及面試去解釋這個「裸辭」gap period。當然,最糟糕的是撒謊編造一些藉口,因為大多數面試官會看得出的。其實最重要的是看你這個「裸辭」後的經歷,有沒給自己帶來成長和自我意識增加。有時候「裸辭」也可能幫助你在成長路上成熟起來。
有否聽過Charity: Water的創辦人Scott Harrison本來為紐約各大nightclub及時裝展的promoter,一切名利應有盡有,後來他「裸辭」跑去非洲Liberia當義工,問自己「如果他反轉180度來生活,那會是怎樣?」兩年來,他發現當地人飲用的水充滿病毒細菌,嚴重影響健康、教育、家庭各範疇。結果他回到紐約成立Charity: Water,以建立取得乾淨水源的系統改變這個世界,終止貧窮。
城市女生K:這故事很鼓勵!不過可能是萬中無一……我身邊的朋友在決定辭職時,不少是衝動決定。Dr.X,你對那些想「裸辭」的人,會有甚麼建議?
Dr.X:我跟下一代coaching時,我通常會問:在這職位的learning curve及contribution curve是否到頂?想想你的簡歷的key accomplishment部分,你會如何寫在這份工作的key accomplishment?在這份工作中,你的付出給你的資產或負債?留下來會增加或減少?
城市女生K:我的感覺不是有很多人這樣理性去分析才作決定,因為很多人「裸辭」是因為與老闆相處不來,這種情況可怎麼辦?
Dr.X:當然,香港有很多地獄經理,但下屬和老闆的關係往往是雙向的,年輕人可以在困難中學習如何學懂處理棘手的人際關係,自己是否可以調節一下我與他相處的模式。因為決定你成長的,大多數時候是你的自我意識,不是你所在的環境!
城市女生K:我同意下屬和老闆的關係是雙向關係。面對年輕人離開工作,管理層亦可問自己一下:帶領九十後的方式有否可調整的地方?Gen X指責年輕一代沒有足夠的耐力,但說不定Gen X一代更需要改變他們的管理風格呢?或許這改變能將香港地裸辭徹底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