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港上流階梯未消失 機遇何處尋?

香港新聞網3月5日電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人望高處,但有調查顯示,逾6成受訪者認為香港社會向上流動機會,較10年前差。事實上,社會經濟增長不及往昔,新世代薪金或職位爬升速度,或許難及父母輩,惟彼此是在上流階梯不同位置起步,在不同年代需要不同機遇。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訪問707名18歲或以上市民,結果發現,61.1%受訪者認為,現時香港社會向上流動的機會,與10年前相比較差,認為較好只有14.6%;54.6%受訪者認為向上流動的機會不足,當中尤以擁有大專學歷、來自基層的年輕男性為甚。

經濟增長放緩 薪金縮水

社會流動向來是港人關心議題,若沒有詳細及長時間在薪酬、職位或社會經濟地位變化的追蹤調查,難以有全面數據客觀分析。現時不少年輕一代認 為自己在社會上流愈來愈難,很大程度是依據自己與周遭同儕間的經驗,從收入、地位及際遇等方面,與上一代比較而得來的主觀感受,但這感受全然正確嗎?

收入可說是判斷社會上流的重要指標,若然收入年年上升,即使沒有升職,自我感覺仍是向上流。可是近年經濟步伐放慢,社會上流速度亦起了變化。

從1982年至1997年的16年間,香港人均GDP上升468.3%,經濟增長快,帶動各階層薪金提升,向上感覺自然強烈,可是自97年 金融風暴後,“經濟大餅”增長大不如前,由1997年至2012年,人均GDP增長只得34.8%,薪金增長小,01年個人月入中位數是1.1萬元(港 幣,下同),至2011年是1.2萬元,扣除通脹後,實際倒退2.6%,月薪反向縮水了,如何還可令人有上流感覺?

另一個量度指標,則是社會地位有否提升。70、80年代的年輕人,其實不少從低做起,例如在工廠打藍領工,隨著經濟增長而往上爬,躍升較 快,但隨著大專學位增加,80後、90後已多是大專畢業,甫踏出社會已瞄著白領或行政管理工作,要再職位再爬升至經理級或高層管理,難度無疑較大。

另外,據統計處資料,經理及行政級人員職位,從01年的10.7%下跌至2011年的10.1%。擁有大專學歷者愈來愈多,但高薪職位增長微,僧多粥少,難上位是有數得計。

有關社會流動的判斷,很多時來自與上一代的比較。出身於60、70年代的上一輩,很多成長於社會較貧乏時期,年幼生活質素低,父母學歷不 高,但不少透過教育,可比父母輩從事更高社會階級的職業,薪金攀升也快,肩擔可改善一家生活質素的支柱,但80後、90後出生於較經濟好年代,或來自中產 富裕家庭,父母已在社會地位及經濟能力上有一定水平,年輕人若要超越上一代,當然比上一代有難度。

 自我裝備 勿怨不如父輩

社會上流的階梯一直都有,只是不同年代的年輕人,在不同起步點出發。在山腳起步,向上感覺較明顯,相比在山腰起步,步速當然不同。

近日網上流傳一篇文章,網民轉述午膳時聽到旁邊母子一段對話:母親勸喻兒子搵工,但兒子反駁“文盲又一萬,我哋大學生又一萬,你做埋我份! (文盲拿一萬元工資,我們大學生也拿一萬元工資,你做我這份)”母親即表示,擔心若日後她年老過身,兒子如何維生,豈料兒子稱可承繼她的房產、人壽保險賠 償而“發達”,又指會申請公屋。

對話或有真假,但某程度也是現實中常見寫照,未畢業申請公屋、啃老族現象等,年輕人感難向上爬,以致甘願向下流的心態,令人擔心。

每年代有不同機遇,上流階梯要依靠社會經濟活力造就,政府須打破經濟發展的瓶頸,發展新產業,為年輕者創造新職位。南韓政府便於2010年推行“一人創意事業”計劃,迎合年輕人的彈性工作方式,資助1萬間由年輕人創立的科技創意公司。

上一輩有不少創業發跡故事,可是如今租金飛升,新一代創業難,但從另一角度看,現今網絡發達亦創造新商機,也是年輕人的本錢。社會流動減慢是大趨勢,但上流階梯仍然在面前,別放軟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