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生考試壓力奇大,補習班開到成行成市絕非新鮮事,不過一般人搞補習社,通常只能維持在小本投資、細規模的格局,而且多半針對小學至初中階段,皆因高中生要應付公開考試,絕大部份學生早已乖乖走到「補習天王天后」處希望攞到「星級貼士」,市場幾被壟斷。像趙永康 ( David ) 般以建立大型連鎖品牌為目標來成立新補習社,確是膽色過人。
「我們的補習社所投放創業資金大,既要講品牌、重形象,還要斥資開發寬頻高清廣播,購置蘋果電腦,收生又以小班教學為主維持質素,首三年預了未能回本,因此營運資金須足夠應付三年所需,沒有人像我們這樣搞補習社的。」David強調開補習社並非「嫌錢腥」,只是希望在營商以外不忘關注學生需要,回報有待將來慢慢收成。
蝕頭賺尾的長線策略
曾於名校任教數學的David,多年來一直同時兼任日校及補習學校老師,兩年前毅然放下日校的教鞭,全身投入補習界。將10年的日校教學經驗,結合考試主導的補習教學,按照自己的教學理念,成立了一所全新的補習學校The iCon Education,他的理念,是希望給學生「第二個家」。
「補習導師一樣可以像日校老師般關心學生,注重師生間的互動,關心學生學業以外的問題。」為使補習社符合這個理念,David表示最費腦汁的是如何編班,「社會變得太快,如今的學生較自我中心,以前教師或導師有點像家長,可以由上而下地訓導,但現在的學生認為與導師是平等關係。
「要達至『家的感覺』,必須得到學生信任。譬如一般大型補習社,若學生錯過了某一課節,通常不能補課,我們寧可遷就學生,在編班設計上盡量令他們可於即日補課。有時學生早了到達,也有駐場導師為他們解答疑難。其實年輕人需要的,是有人關注他們。」David笑言,今天即時通訊工具流行,他經常也要解答學生的疑難雜症,這是傳統日校的教師難以做到的。
千載難逢良機
今天路邊燈箱、巴士外層時刻可見一眾星級補習導師「繞著手瞪著你」的廣告宣傳,誰也知道這一行競爭是多麼激烈。問David憑什麼有信心突圍而出,他直言商機來自教育局。「三三四學制轉變是創立新補習社的千載難逢良機,整個市場洗牌重來,沒有人膽敢說看通日後的遊戲規則,因此傳統補習社的先行者優勢不再,新品牌便可以乘時崛起。」
那麼,David又有何賣點說服家長或學生,他「有料」帶領學生走過「後會考年代」?他認為個人履歷足已說明一切。原來David曾任名校數學科教師,為迎合新高中學制需要,由2004年至今一直參與教育局及考評局為新高中課程舉的研討會、論壇及工作坊,受專案訓練逾100小時,去年(2010年)更出任康橋教育日校校長。「以高中生為對象的補習班,最艱巨的挑戰自然是協助考生應付公開試,但其實只要努力鑽研歷屆試題,分析趨勢,不難貼題準確。難的反而是令學生了解深奧的數學理論,指出他們常犯錯誤,糾正不當的概念,把自己對數學的熱誠感染學生。」
David深信以高質教學加關心學生,可以使補習社從商業化邁向人性化,並且贏得生存空間。他教路稱,一般小本經營的中小型補習社,只要用心對待學生,憑口碑是不難生存的,但談到發展則甚為艱難,他自己則力求突破此局面,創立一具規模而商業味較淡的補習學校,更計劃在明年於銅鑼灣開設旗艦店,日不排除以特許經營的方式來拓展市佔率,增強品牌知名度。